
學校等級:未知等級
學校類型:普通中專
學校性質:公辦
招生電話:
學校網站:
所在地區:廣東省廣州市
學校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珠江橋中東海北路21號
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是廣州市教育局直屬公辦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廣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創辦于1964年,2005年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05]57號出臺的《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調整與改革實施意見》要求,將原廣州市第一商業學校、廣州市第二商業學校、廣州市貿易學校三校合并組建,于2008年合并同時更名為“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學校總面積約為109.38畝,劃為兩個校區,分別為南校區和北校區,兩校區并沒有主次之分,大型的活動(如校運會)因場地原因主要在南校區進行。
南校區
北校區
學校以“立足廣州、面向全國,立足商貿、面向市場,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為辦學定位,以“特色與質量”、“人才與創新”為著力點,緊跟經濟全球化和商貿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發揮自身優勢,集教育、培訓、鑒定、服務于一體,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內涵建設,開放合作,加大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力度,推進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和管理創新,形成 “德育立校、文化治校、合作興校、創新強校、質量榮校”的辦學特色。建校50多年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商貿英才,綜合實力大大提升,辦學成績尤為突出,已躍進廣州市同行的前列,榮獲諸多贊譽:
2011年,學校被廣州市政府評定為“廣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2012年榮獲全國商業聯合會頒發“全國商業服務業校企合作與人才培養優秀院校”;同年,我校順利通過了省示范校的驗收;
2013年6月,我校成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學校;
2016年1月學校完成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
2017年9月廣州市人民政府評定為“廣州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18年4月榮獲2017年度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站優秀站點榮譽稱號。
2018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
【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
學校一直把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工作重中之重,重點建設"雙師型"和"技師型"教師隊伍。學校積極搭建各種學習和工作平臺,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教育快速成長的路徑:骨干教師培養管理辦法、青年教師結對培養管理辦法、專業帶頭人培養管理辦法,不斷的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目前,學校現有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1人,廣州市中小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廣州市中職學校百千萬工程名師培養對象2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比例的 86.7%,高級職稱教師 50 多人。省、市級職教名師 9 人,市級專業帶頭人 4 人,市級骨干教師4人。碩士以上學歷(學位)教師 40 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的 22.7%。
學校建有國內設施先進的眼鏡驗光實訓室,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電子商務綜合實訓系統等中央、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設施先進的物流專業實訓室,配備現代化物流管理軟硬件系統,包括計算機輔助揀貨系統,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物流運輸管理系統及其配套設施,無限射頻終端技術設備等,讓學生掌握多種專業系統知識和操作技能,接觸現在最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適應現代化企業的多種電子業務崗位需要;對7間普通課室進行一體化教室改造,給市場營銷、動漫游戲和電子商務等專業試點使用,實現“教室就是實訓室、實訓室就是工作室”,參照企業實行“7S”管理,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學校努力打造信息化校園,使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網絡智能教學管理系統,完善現代化的教學和實驗實訓體系,實現了網絡智能排課、網絡成績處理、電子卡學籍、網絡學生管理等,網絡教學資源庫則為教學和實訓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和案例;課室配備寬帶網絡、多媒體雙向閉路電視系統和計算機投影儀;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辦學規模與教學水平】
學校嚴格執行省市有關職業學校招生的政策與方針,立足學校優勢,采用多種招生宣傳手段,增強宣傳力度,通過開設招生入學考試,保證生源的數量與質量。近兩年來,學校的招生情況持續穩定,2019年秋季學校的招生人數完成了招生計劃的117.5.%,達到預期目標;學生的就業率及升學率整體呈上升趨勢,2017屆學生的就業率為95.38%,升學率為49.5%; 2018屆學生的就業率為98.94%,升學率為59.3% (注:學生就業率包含升學率)。目前學校在校全日制學生共3254人。
學校優化專業結構,拓寬升學渠道,積極與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聯動,大力推進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高職院校自主招生、“3+ 技能證書”高職高考等全日制升學途徑。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高職高考、成人高考,2017年我校53名被廣州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本科錄取,突破了零本科學歷的記錄;2019年我校劉沅君、楊悅瀅同學分別被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韓山師范學院錄取。同年,經廣東省教育廳批準,廣州市教育局組織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四所高職院校與我校聯合設立“高職專業學院試點班”,為中高職銜接共同培養高校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充分滿足學生升學需求。
【成果與特色】
品牌引領,凸顯示范作用,勇創佳績。
創國家示范校以來,學校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和培養模式,調整專業結構,現開設有眼視光與配鏡、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與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等14個現代服務類專業,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100多項成果。其中,作為我校的四大重點特色專業:眼視光與配鏡專業為全國首創,2004年被《人民日報》譽為眼鏡行業技術技能人才的“黃埔軍校”;物流專業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實訓基地,獨創的PIPA教學模式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電子商務專業被評為“全國商科中等職業教育特色專業”;會計專業具備“廣東省首批CCPA師資”,建有“誠道會計人才孵化基地”,并成為湛江師范學院會計專業實習基地,凸顯專業示范引領作用。
教學相長,師資力量和組織能力更強。
在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發揮師資隊伍建設優勢,彰顯師生技能水平。2017年度“一師一優課”獲獎等級及數量居全市第一位;2018年5月學校在第四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現代物流綜合作業”賽項中喜獲一等獎,2018年度被評為招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9年我校由李曉翔、馮青藍兩位老師指導的徐聯杰同學、林澤偉同學、黎嘉洋同學、以及朱曉洋同學榮獲全國職業院校中職組電子商務技能賽項團體三等獎。電子商務專業成為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雙精準”示范建設專業,物流專業《中職物流專業中英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獲2017年度物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電子商務專業《電子商務“4M”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施》、會計專業《基于師生共同成長的"3雙”會計人才孵化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被廣州市教育局確定市級教學成果培育項目。近年來,我校參加全國、省、市技能競賽獲獎人數逐年攀升,競賽成績也節節高,共242 人次獲獎,其中一等獎 40 人,二等獎 100 人, 三等獎 112 人。
人才培養對接地方支柱產業,校企合作共建雙贏。
學校牽頭組建廣州商貿職教集團,著力推動專業實習的校企合作,引入匯美集團、創裕財稅等公司進駐學校,共建“TPSS 中心”與“誠道會計工作室”,共同打造電子商務、會計人才孵化基地,形成“校中企模式”,將企業生產項目及流程引入校園;與寶島眼鏡、天圖物流、匯美集團等企業共建“現代學徒制”,使人才培養目標與崗位對接;與匯美集團、京東等企業開展“訂制式服務”;深化產教融合,如“雙十一”、“618”等專業技術服務項目,在實戰中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截至 2017 年,實習合作企業達 89 家,校外實習基地共 54 個。
產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校園文化建設彰顯商貿特色。
以“勤、誠、健、變、和”的商道精神為統領,打造具有粵商特色的產業文化校園環境,將企業文化融入教學和生活;以職業素養為方向,以職業禮儀為規范,實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勉之以恒,齊之以禮”的教育方式;開展多元化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形成粵商文化凸顯、企業文化彰顯、人文素養深厚的校園文化新格局,實現環境育人、企業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社團育人,營造“走進商貿,弘揚商道”的人文氛圍。學校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文明校園”,并于2015年12月17日,接受廣東音樂曲藝團授予我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傳承教學基地”牌匾,成為廣東音樂的教學傳承基地。2018年6月21日,由學校與廣東音樂曲藝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 “非遺”項目進校園教學成果匯報演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三大素養形成學生成人培養體系。
進入21世紀,中職教育已經從注重規模擴張轉向強調內涵發展,德育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于2007年被教育部確立為“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省職教學會德育工作主任單位”。目前,學校正積極開發和建構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2014年被廣州市教育局評為“廣州市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試點學校”。2017年被授予學生發展指導體系建設“創新示范基地”牌匾,并獲得粵港澳大灣區教學質量評價:特色學校。學校圍繞“商道”精神,通過基礎素養、專業素養、綜合素養這三大素養形成學生成人培養體系,同時營造干部領導講政德、教師講師德、學生講道德的道德氛圍,從學校的整體層面上推進德育建設。
家校聯動,共育菁才。
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家長學校于2010年10月成立,第一屆家長委員會相應誕生,至今已有9年的發展時間。在過去的9年中,我校秉承“家校聯動,共育菁才”的宗旨,開展了一系列促進家校密切聯系的活動,如:家長學校專題講座、親子拓展活動、家長學校參觀學習等,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育人體系,努力辦好家長學校,家校合一,培育職業技能型人才。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在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展望未來,學校將秉承“以德立校、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全面提升師德建設為奮斗目標,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升學兩腿走為導向,以改革創新求發展,以內涵建設創品牌”發展思路,整合具有商貿特色專業群,不斷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推進學校行穩致遠,繼往開來,努力為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和鑒定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應用創新等服務!
特別提醒:為防止受騙,外地學員到后請直接與我們聯系,不要輕信不明身份者,以免上當受騙!